舌尖上的童年--老北京小时候的味道

小吃,凝结着过往的时光,只一口,就能唤起童年的记忆。现在地道的本地小吃越来越少了,但是老北京人的小时候永远存在于这些美味之中。

网友们总结了十道不能不吃的地道北京小吃,就让小编带领大家,随着这些记忆中的味道,了解北京,品味童年。


豆汁儿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就会想到豆汁儿。豆汁儿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老北京人以喝豆汁儿为享受,外地人闻其盛名,第一次尝试,往往被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吓到。但是豆汁儿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也难怪老北京人对豆汁儿有着特殊的偏爱。

豆汁儿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过去卖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两种。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车,同麻豆腐一起卖;售熟者多以肩挑一头是豆汁锅,另一头摆着焦圈、麻花、辣咸菜。《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十分喜爱饮食豆汁儿,可见这东西确是不分民族,不拘贫富,老北京人的最爱。

另外,豆汁儿和豆浆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炒肝儿

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

清朝同治年间,前门鲜鱼口胡同的会仙居发明了不勾芡方法制做的炒肝,使得当时京城流传着一句“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语,现在,会仙居被认为是炒肝的创制者。

其实,所谓炒肝并不是炒的,而是煮出来的,而且除了肝,还有肥肠,肥肠一般还比肝更多一些。最后放淀粉,因为比较浓稠,要不停搅拌,还是挺有“炒”的感觉的。最初吃炒肝时讲究沿碗周围抿并要求搭配着小包子一块吃,但现在吃炒肝早已没有那么多讲究了。猪肝味甘、苦,性温,归肝经,有补肝、明目、养血的功效,适宜气血虚弱,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者食用。现代人经常应酬喝酒,在电脑前常坐,多食用一些猪肝也是很好的。


驴打滚

驴打滚也就是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源于满洲,起于承德,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爱吃粘食,“驴打滚”很快就传到了北京,成为老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并盛行于北京,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

现在,很多小吃店一年四季都供应驴打滚,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褡裢火烧

提起褡裢火烧,老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褡裢火烧是一种油煎食品,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制作时用面片装入馅,两面折上,另两面不封口,放入油锅煎熟,因其长型,又是对折,类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裢,故名。这道小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味独特,因而一直享有盛誉。按老北京的理儿,吃褡裢火烧时要配用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鲜香酸辣,余味无穷。

说起褡裢火烧的历史,那还得追溯到清代光绪年间。1876年,从顺义来京的姚春宣夫妇在北京东安市场摆了一个做火烧的小食摊。姚氏夫妇做的火烧与众不同,他们用手工将猪肉切肥剁瘦成米粒状,加进姜葱末,用清水打馅搅拌至粘稠。然后用温水和成软面,擀成薄皮儿,里面装上拌好的馅,折成长条形,放在饼铛里用油煎。火烧煎得了,颜色金黄,咬一口外焦里嫩,味道鲜美可口。一来二去,小摊的生意越做越火。姚氏夫妇索性开起一家名叫瑞明楼的小店,专门经营褡裢火烧,这道小吃由此流行开来。


爆肚

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把鲜牛肚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每当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北京天桥有“爆肚石”,门框胡同有“爆肚杨”,还有“爆肚冯”、“爆肚满”等最为出名。

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爆肚过去几乎全部是回民经营,用的羊肚必须回民宰杀,收拾得也十分干净,有异味的肚子弃之不用,因此很有信誉,特别是梨园界的名角无不十分钟情爆肚,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经常用爆肚做夜宵食用。


艾窝窝

艾窝窝是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风味小吃,其特色是色泽雪白,形如球状,质地粘软,口味香甜。不仅北京人喜欢这款小吃,进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一下这款闻名全国的清真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到了现在已经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亦曾有诗云“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

艾窝窝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是由于糯米极柔黏,难以消化,所以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不宜食用太多。


卤煮

卤煮在北京是一种人尽皆知的食品,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买一碗主食副食和热汤就都有了。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好吃这一口儿的。火烧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肠、肺头剁小块,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浇,再来点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热腾腾的一碗端上来,火烧、豆腐、肺头吸足了汤汁,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其中味道最厚重的还是小肠,肠酥软,味厚而不腻,没有任何异味,偶尔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满口脂香。

关于卤煮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不一的老故事,可见这道美食也是历史悠久。而且著名导演黄盈的京味话剧三部曲之中,就有一部名为《卤煮》,讲述一家百年卤煮老店把中华传统美食发扬光大的故事,卤煮在北京饮食文化和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种面食品,制作过程中煮炒兼用。疙瘩颜色焦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间,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越嚼越香。

民国初年,北京宣武区虎坊桥有家叫广福馆的面食铺,生意很不景气,有一天临到关门时还剩下了五六斤饴烙面。经营馆子的穆姓母女俩忽然想出一个主意,把剩余的饴烙面拿过来重新揉过,然后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一点的小疙瘩,下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出后摊在阴凉处,再加些青菜炒着吃,没想到口味特别好。她们起名叫“炒疙瘩”。由于“炒疙瘩”味道香鲜,价格便宜,新老主顾都来争相品尝,从此名声大震。 1952年,女店主去世,广福馆因无人继承而停业。1930年起,前门外恩元居饭馆仿照广福馆的制法,经过改进之后也开始出售炒疙瘩,成为老北京一道名吃。


糖耳朵

糖耳朵原名蜜麻花,因为形似耳朵所以得名糖耳朵。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

制作糖耳朵的主要原料有面、红糖、花生油、碱、饴糖、蜂蜜,制作时用面和红糖制作好面胚入油炸过再用蜜浸透,操作过程十分讲究技巧。北京南城的南来顺饭庄常年制作糖耳朵,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通透,吃蜜均匀,达到了松软绵润的质量要求,由于质量稳定,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炸灌肠

灌肠是一种北京特有的风味小吃,早在明刘若愚所著《明宫史》中就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福兴居的灌肠在京城小有名气,福兴居的掌柜被称为为"灌肠普",传说其制作的灌肠为慈禧所喜。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最好。

最初的灌肠是用猪大肠灌制进淀粉、碎肉制成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灌肠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改用淀粉加上红曲和香料灌在猪小肠中成型,而现在超市中能够买到的灌肠则把红曲和小肠都省去了,仅仅是用绿豆淀粉加香料灌制成型的一个长长的淀粉肠。

灌肠讲究用猪大肠中练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肠闻起来总有一股猪大肠的特殊味道,但现在人们出于健康的考虑已经很少用猪大肠油来炸灌肠。炸灌肠的时候须先将成型的灌肠切片,在饼铛中炸至两面冒泡变脆,即取出浇上拌好的盐水蒜汁趁烫吃。

除了以上介绍的十种美味之外,还有许多种类各异的老北京小吃,这些味道随着岁月保留至今,浸润着历史与文化,对我们来说,是食物,也是宝贵的财富。


开饭小编
致力成为吃货达人的小编为大家追踪大江南北,各地各类旅游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