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一磚一瓦都凝結著歷史的沉澱,代代相傳的名菜也成為了文化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在北京,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可能就有著百年歷史,坐下來品嚐一份美食,仿佛能穿越長久的時間,感受到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所以到北京遊覽的時候,絕對不能錯過北京的特色美食,小編誠意推薦以下名菜名店,先一睹為快,有機會再親身品嚐一下吧!
◆◆◆ 烤鴨 ◆◆◆
烤鴨絕對是北京的代表美食。將北京鴨以果木炭火烤製,烤好的烤鴨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內嫩,被譽為“天下美味”而馳名中外。吃時用筷子蘸一點甜麵醬,抹在荷葉餅上,再放幾片烤鴨蓋在上面,放上幾根蔥條、黃瓜條或蘿蔔條,最後將荷葉餅捲起,多重口感實在是美味無窮。遊北京如果不吃上一頓烤鴨,恐怕枉此一遊了。
全聚德
~必嚐的“天下第一吃”~

提到北京一定會想到烤鴨,說起烤鴨首先會想到“全聚德”。也許這裡並不是北京人日常最多光顧的烤鴨店,但是以它“天下第一吃”的名聲,不來一次就枉為吃貨了。當然,百年老店的正宗品質和優質服務也是不會讓人失望的。食家評論說烤鴨入口即化,尤其是他們的甜麵醬更為特別,味道跟隨處可見的市販袋裝甜麵醬完全不一樣。
便宜坊
~當地人都愛的烤鴨店~

如果你覺得全聚德名聲太大,反而更好奇北京人嘴饞的時候都到哪裡吃烤鴨?那來這家連鎖店就對了。
這是北京唯一一家採用「悶爐法」製作烤鴨的食店,這個烹調方法優點在於烤好的烤鴨肉質嫩而不老,而傳統掛爐法烤鴨的優點則在於表皮較為酥脆。但經過店家改良後,也已經做到肉嫩皮也脆。食家實際品嚐後的感想,也覺得外皮酥脆,與掛爐法的烤鴨相差不遠,肉質更顯得細嫩多汁。而且便宜坊還有菠菜餅皮配花瓣等多種新式吃法,保留傳統之餘亦不忘創新,價位也比全聚德親民,難怪便宜坊在北京的分店,已經多得「成行成市」了!
◆◆◆ 爆 肚 ◆◆◆
爆肚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菜,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多為回族人經營。把鮮牛肚或鮮羊肚洗淨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製的調料來吃,肉質鮮嫩,口味香脆。
東興順爆肚張
~百年老店 價格實惠~

東興順爆肚張創業於1883年,是一家百年老店,以爆肚聞名,同時提供各種老北京小吃。這裡的爆肚,原料都是24小時內宰殺的新鮮牛羊肚,內臟清洗及處理絕不馬虎,切工講究,選料嚴格,火候亦見功力;所蘸的調料也是按祖傳秘方調配而成,其他地方絕對吃不到這風味。
爆肚馮
~王親貴胄都愛吃~

創業於清朝末年,據說當年不少貝勒爺都曾光顧,因為他們的口味都不一樣,喜愛吃的部位也不盡相同,所以逐漸形成了十三種不同品種的爆肚。“爆肚馮”的調料有芝麻醬、醬油、醋、香菜末、少許蔥花、幾樣香料,看似簡單卻滋味無窮,全因其中放了十三種秘製調料。另外爆肚馮切爆肚的刀法亦與其他店不同,爆肚切得明顯比較寬,更能表現爆肚的脆嫩。
◆◆◆ 炸醬麵 ◆◆◆
炸醬麵是北方麵食的代表,在北京十分流行,早已經深入日常生活,人人愛吃,乾爽的麵條配上香濃的炸醬,再根據季節變化隨意搭配各種時令的「麵碼」(即搭配麵的配料),美味的一餐就這樣讓你吃到滿足。
海碗居
~正宗地道風味~

炸醬麵雖然不是甚麼複雜的菜式,但是能做出傳統老北京風味的店並不多,海碗居就是其中一家。走進海碗居,就有戴著瓜皮帽穿著對襟衫的店小二熱情招呼,高喊著:「來了,您哪,幾位,裡邊請」,頓時拉你進入濃濃的老北京文化氛圍之中,而且麵條都是手擀麵,很有嚼勁。除了招牌炸醬麵,菜單中亦有多款地道的老北京菜餚如炸灌腸等等。
老北京炸醬麵大王
~老字號人氣炸醬麵店~

與海碗居齊名的地道老字號麵店,內部裝潢還是保留老北京的韻味,進門聽到的吆喝聲、八仙桌、長條凳還有各類擺設,無不反映著過往老北京的茶館形象。食家評價說炸醬麵麵條有嚼勁,「麵碼」(配料)有很多選擇而且料很足,但炸醬略鹹,建議不要全倒進麵去拌。除了招牌炸醬麵,亦有其他地道北京小吃可供選擇。
北京口味特別介紹:◆◆◆ 炒肝兒 ◆◆◆
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要材料,以蒜等為佐料,再以澱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湯汁油亮偏紅,料香且味濃而不膩。綜觀一眾食家感想,炒肝兒以內臟為主要材料之餘,芡的質感偏濃稠,而且帶濃郁的蒜味,口味較為獨特。雖說未必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但有興趣品嚐真.北京風味的朋友亦可一試。
要試炒肝兒必到姚記炒肝

在北京有句諺語──“要想吃炒肝,鼓樓一拐彎”,說的就是位於鼓樓下的姚記炒肝,由此可見,姚記炒肝是京城炒肝裡數一數二的。姚記炒肝保存著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風味,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的口袋美食清單,也是外地遊客不可錯過的名店,就連訪華的美國副總統拜登都曾上門品嚐過。說回姚記的炒肝,蒜味拿捏的恰到好處,而且料很足。再綜觀一眾食家的食評,豬肉大蔥包子似乎是配炒肝兒的必然之選,幾乎每一桌都會選擇此配搭,食家們評價包子皮薄餡大,剛出鍋的時候還有一點湯汁,令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