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脷周圍有一批愛面之人,驚覺經常一起覓食的幾個都是面鬼,真是有意思極了。本土面鬼們吃遍國內外各種麵食都會給咱們本幫面店撐起江湖地位。有位著名大饕客給四海弟兄們介紹起來,在一眾疑惑眼神中,也會悠悠地說,知道嗎,其實上海面真的不錯的。認真想了一下,其實,麵食是食為天中的標配,怎樣花裡胡哨不能少了進化多年的對能量本能需求。一碗面的技術含量在於麵條本身,下面技術,澆頭味道,乾挑還要算上拌面能力,等等。一步錯步步錯。吃貨們長期作戰卡路里,深諳麵食是終極對抗,能還是大口吃面,必是性情中人,對一碗好面的追求,也都是極致之人。所以,這樣矛盾的放縱自律面鬼們不經意間惺惺相惜地聚在了一起。復興路上的大腸面,用弄堂里一盆盆洗的清清爽爽白花花的肥腸們撐起了這塊金字招牌。小小門面,搭個閣樓,街坊四鄰,阿姨爺叔,和慕名而來的饕客們找個板凳,隨意搭小桌一拼。幾十年的老客餐牌瞭然於心,澆頭滾瓜爛熟,湯麵拌面還是乾挑過橋,或者索性,各種澆頭來上一桌,慶祝股市翻紅。在這裡,碰到的也許是剛放學的中學生小情侶,剛收盤的大莊家,拼個桌不是事,沒位子了擠一擠,相視一笑,大家客客氣氣。澆頭秉承傳統濃油赤醬,門面肥腸,又軟又糯,一點腥氣沒有。每次金脷都是乾挑,澆頭全部淋上去,一勺辣醬,然後就是不停的拌啊拌啊,面鬼們的技術在於盡快地雨露均沾每一根麵條,不能脹不能冷,然後幸福地嘬一口充滿靈魂的麵條。滿口滲著大腸油脂又被微辣甜咸濃郁的醬汁包裹著滑爽又韌勁十足的上海面,ummmmm,美妙極了!這裡的澆頭,都不差,最出彩的肯定是大腸,每次都少不了,其他的就完全看金脷狀態了,也沒有什麼心心念念的。不過許久不來,估計也要像邊上的爺叔,一邊看著盤,一句話,全部澆頭來一遍,篤悠悠上市公司研報iPad上放大字體仔仔細細看看清楚。復興路上的街邊小店,老闆娘思路清爽幹練的聲音,照樣有著篤篤定定的優雅,米道早就從這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面里彌散在這上海小門面濃郁的市井氣中。想念這碗大腸面啊!…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