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到燃灯寺路,今天偶然经过,发现这里新开了好几家小馆小铺,决定先试试这家知味坊。名字有点意思,大概是来源于“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老话儿,加上一个坊字,又多了些雅致。不过,大概就是这样的清雅,貌似与普罗大众的预判不一致,所以店家很聪明殷勤地在店外的人行道上放上了一个醒目的白板,写上自家的餐品及价格,再摆上小桌小凳,一下子就把食客吸引了过去。不过,对面的那家面馆就开始哭了......店里除了常见的各种浇头的面条之外,还有种来自台湾的“摃丸”。看店招的介绍,是第一次进入成都市场,貌似很有弹性和嚼劲。用老板的原话来讲,就是扔到地上都能弹起来!虽然对新事物颇有兴趣,但是想到这么有画面感的摃丸,我还是打了退堂鼓。后来百度了之后,才知道在新竹,鲜美Q弹的摃丸有着相当的地位,就连小马哥在百忙之中也会到新竹参加“摃丸节”。至此才悔不当初,当然也为我下次到店,找到了很好的一个理由。当家面叫“知味面”,15元一份,可续面。价格比其他口味高了一头,不免让人心生疑惑。老板解释说,知味面就是拥有各种浇头的满汉全席。于是就想到了熊姐家的“豪华面”。这知味面可比豪华面的价格低了不少,所以为老爷叫了一份。承装的海碗还没有被端上桌,就有点让我们诧异,分量确实不小!老爷自知食力不够,连声说,“能把这碗吃完就差不多了。”果然是各种浇头的济济一堂——肉臊、烧肉、排骨、杂酱、豌豆等等。面里配的蔬菜是莴笋片,这一点非常罕见!面条是成都常见的棍子面,个人很喜欢。面条的火候到位,在各种浇头混杂的红汤里,很是入味,再加上莴笋片,又增加了一层爽脆!可惜红烧肉确实有些肥,而且烧得很耙软,属于一入口,就会让人有咬了一包油的错觉之魔力。这一点稍显遗憾。我依然执着地选择了干拌【豇豆面】,小份二两8元,分量很足,绝对赶超普通面馆的分量。豇豆是那种刚断生的泡豇豆,没有豆腥味,这一点不错。佐料中有芝麻酱,更增加了面条的嚼劲和香浓,非常喜欢!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免费小菜不是泡菜,而是凉拌萝卜丝。相比较泡菜,凉拌萝卜丝更费时费工。店家的选择,体现了一份难得的真诚。所以,老板和老板娘真挚热情的服务就更是意料之中了。…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