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ely
印度小厨的素色
marvely
等级4
2013-08-28
57 views
Follow
两个多月前的一次光顾,让我对印度小厨的工作日午市套餐赞不绝口。而得知我吃过的是荤的套餐,而他家另外还有一套以素为主的套餐后,我心心念念的想要再来品尝一次素套餐,于是在时隔两个多月,天气开始变得炎热的夏天里,翘班翘出心得的我和朋友再次来到了印度小厨。
这次仍旧是中午比店里厨师早了那么一点点到达店里,这次我注意到了店内浓郁的香味的来源,原来在放在门口台子上的盒子里,放着五颜六色的香料,这些香料并不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那种香饵或者熏香,而是天然的植物,店员说这些植物就是制作很多印度香料的原料,没有被加工过的它们有着更为纯正的香气。
这次还留意到里店里的那些雕刻,在餐厅的很多台子上,都放着一些雕塑品,这些雕塑的材质并不相同,却恰到好处的给原本异域氛围并不强烈的餐厅增加了一丝天竺的风情。
因为要等厨师生火配菜,店员热情的先端上一壶茶水给我们,后来才知道这是菜单中的一道印度大吉岭红茶。欧洲很多国家的茶叶都是来自东南亚国家,印度也不例外,除了给欧洲国家提供茶叶外,他们也习惯了喝英式茶——香气浓郁,但是茶味略显平淡。
素的套餐,除了主菜以素为主,前菜、主食和饮料和荤的一样,但是都给了我们几种选择。
餐前小食,我们点的是什菜咖喱角。
外壳很脆,里面的什菜吃起来有些像我们的梅干菜,只是因为加入了咖喱的缘故,混合起来的味道有种说不来的味道,配上是绿色的偏咸的香料蘸酱,细细咀嚼的话,整个口感给我的感觉竟然是五味俱全,只是这俱全的无味混合在一起,总有那么点点奇怪,也许这就是印度风味吧。
汤我们点的是印式番茄汤。
这种番茄汤,不像西式罗宋汤那般酸甜都很极致,只是很轻柔的酸着甜着,喝到嘴里也是细柔的,似乎不想一下子给客人太大的味觉冲击般。汤里漂浮着的四块好像是油豆腐的东西,长着油豆腐的外表,却有着鱼豆腐般柔软的心,番茄汤泡皱了它的表皮,也丰富了它的内心,一咬,汤汁就浸满了一嘴。
主菜我们点了玛莎拉矮瓜杂菇、咖喱花菜薯仔和菜酱咖喱印度豆腐。不用说,这些菜都是浸在印度咖喱中的。
玛莎拉矮瓜杂菇。玛莎拉在印度咖喱中,是属于最好的一种,它和黄红咖喱一样,都是属于重味咖喱。但是我仍旧觉得,印度的咖喱,味道有些单一,辣就是辣,好像没有其他的味道来辅助。矮瓜是广东人对茄子的叫法,不知道为什么印度餐厅里用了这种称谓,让我在起初以为矮瓜是青瓜的一种呢。除了矮瓜,咖喱中还藏着胡萝卜,不过杂菇,貌似太会隐藏,让我给忽视了。
咖喱花菜薯仔。这道菜用的是黄咖喱,个人觉得这个咖喱的味道比较好,所以当店员问我要不要米饭的时候,我强烈要求要的。柔韧的花菜裹着咖喱,空口吃,也觉得很美味。
菜酱咖喱印度豆腐。起初我在这道菜和豆油羹之间犹疑,后来看到菜单的图片上,这是一道绿色的菜肴,所以点了这道菜。但是菜肴里使用的印度咖喱的淡味道的咖喱——绿咖喱,再加上印度豆腐的口感有些像偏硬的布丁,和不知道是那种蔬菜做成的菜酱。总之,这道菜我不能说它不好吃,只是不是我的菜而已。
为了配这些印式咖喱,我们要了印度巴适马蒂香米饭。据说这种产自印度的大米是天下稻谷中的极品。喜马拉雅山麓的泥土河流轻风细雨滋养了它,赋与它一种特殊的香气,世上以稻米为主食的人,有一半都对其追捧至极。以至于国际米市上的交易品种,常常以巴斯马蒂和非巴斯马蒂来区分定价。至于我们吃的这个米饭,从外观上觉得它就比我们平常吃的大米要长一点,而香气,其实我没闻出来。
另外一种主食,我点了他家很出名的玛莎拉薯仔米饼。因为它的外形很像一座金字塔,所以很多吃过的食客把它戏称为金字塔饼。
这金字塔饼里有没有薯仔,我没吃出来,但是的确是米饼,不沾酱吃的话,能吃出米香。店家提供了三种蘸酱,我比较喜欢的撕开一小块饼后,在上面放上中件那种有芹菜和土豆的蘸酱,这样这个金字塔饼吃起来就不觉得单调了。
饮料我们选择的是印度酸奶。
店家将原本厚重的印度酸奶稀释后做成酸奶饮料,仍旧继承了印式酸奶醇厚偏酸的口感,解淡了之前吃的咖喱的浓重。
这次我们来就餐,餐厅里的人气仍旧不是很足,从我们坐下到吃完离开,包括我们也一共只有三桌客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附近没有商务中心的缘故。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Like
Share
Report
超喜欢泰国香米
2013-08-29
Reply
看清楚好伐,那是印度大米!
2013-08-29
真是各种有特色~赞一个先。
2013-08-29
Reply
Ratings
4
Taste
4
Decor
4
Service
4
Hygiene
4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