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表姐的生日只差4天,就取了我们都方便的周末聚餐。而我、男友、表姐和表姐夫都跟北京待过,都十分怀念北京的各种美食,所以生日餐吃北京菜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烤鸭是必点的。师傅现场片。吃过了北京第一好的大董酥不腻烤鸭,见识了那里的师傅精巧的刀工,这里的就不算什么了~蘸料也不如大董的多。不过这里是深圳,能有烤鸭吃就该流眼泪了。用来卷烤鸭的饼皮儿很薄很韧,并且是绿色的,师傅说那是菠菜汁儿做的,有意思。烤鸭算中等偏肥身材,皮不算很脆,不过鸭肉烤得挺嫩,蘸了甜面酱,跟葱丝和黄瓜条一起卷进饼皮里,一口一个,那叫一个过瘾啊~~北京特有的凉菜——芥末墩,绝对是旧时穷人家衍生出来的美味。用料是再简单没有的大白菜梆子,配上黄芥末。冬天正是吃白菜的季节,春节里吃得油腻了,用清爽的芥末墩来解腻最合适不过了。据说还是老舍先生家里颇引以为豪的名菜。只可惜这里的芥末墩,白菜烫得不够软,咬下去还要颇费一番牙口,芥末味不晓得是不是为了照顾广东地区的食客也并不是很重。略失望。芥末鸭掌,与芥末墩异曲同工。之所以一口气点了两个“芥末菜”,无非就是满足我爱吃黄芥末的一点私心罢了~ 鸭掌也略硬,不筋斗,也不好啃,许是冷藏温度过低了罢~另一道北京名菜——爆肚。这爆肚可不是爆炒,而是煮熟之后拌上香菜,浇上芝麻酱调味,咸中带辣,特别过瘾。之所以叫“爆肚”,是因为满族语里“煮”的发音开头部分的音节略像“爆”,于是就这么叫下来了~这里的爆肚味道还行,可惜啊,焯老了,不太咬得动。吃了一口只好弃。羊蝎子。没有在北京吃得那么热火朝天的感觉,兴许就是地域不同的关系吧~~软烂,入味,好吃,可是就是不过瘾,怎么都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真可惜~~为了照顾表姐和她婆婆的口味,点了酸汤肥牛,又酸又辣还真的挺过瘾的~肥牛片好薄,好可惜~~~~汤略咸。 不过因为酸爽的味道不错还是被吃光光~驴肉火烧当年可是居家必备粮食,晚上吃个火烧配碗稀饭贼过瘾啊~可是相较于北京方形的饼夹着快要满出来的驴肉,这里的小饼子显得那么拮据而不知所措,可怜兮兮地躺在盘子里,让人看了哭笑不得。味道更别提了,连驴肉都没分量,怎么能叫驴肉火烧呢~~熘肝尖。火候不行,猪肝老了点,芡勾得有点厚,味道咸了点,整体比较凑合。北京小点拼盘,看着虽然热闹,但吃起来就觉得心里一凉。。。味道都丝毫不能说正宗啊~~~建议以后还是不要点这个。羊肉水饺,我只吃了一个,肉太多了我个人不喜欢,最喜欢的是茴香鸡蛋馅儿哈哈哈。其他家人倒是很满意的,一下子就分光了~~清炒苦瓜,爸爸的最爱。但是也太苦了吧!!!完全无法接受啊!结果这一盘几乎被俺爹一个人吃光了~下次来,还是点烤鸭,过瘾吧~…查看更多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赞好
推介美食
用餐日期
201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