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都在巴蜀文化的影响下,成都、重庆的火锅还是有区别的,成都火锅是以牛、羊和其他肉类的浓汤,加上花椒、大料、生姜等各种香料经过滤,吃的时候再根据个人喜好加上辣椒酱、牛油、豆豉制成火锅汤底。泥炉子小铜锅,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坐在一起就可以涮着吃。重庆火锅就是大家熟悉的重庆老友火锅,也是九格火锅。




重庆的老油火锅是市井间的美食,也是出力气干活人的美食,重庆曾经作为中国的陪都,也就是这个特定的时期给了老油火锅迅速发展的动力。重庆火锅起源于两江码头,最初被两江纤夫而喜爱。这些出力气的穷人如纤夫、盐工等等是吃不上那些美味的肉的,只有把这些动物的下脚料加工来吃。因为动物的内脏、头头脑脑都有腥膻恶臭的味道,只有重油重辣重麻重咸来去掉食材的劣味。

传统的重庆火锅重油,一般油水比例为7:3,甚至有的老火锅油水比例为8:2。所以重庆火锅注重对油的研究,将火锅的麻辣香全部由一锅反复使用的红油来体现。正由于重庆火锅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渊源,所以重庆人对于老油是情有独钟,可以说老油是重庆人对重庆火锅的一种认同。也正是因为重庆火锅的特有的味道和特有的食材,符合了人们的口味,它才能走出重庆风靡全国,重庆火锅到了外地以后,首先被改变的油水比例。


重庆火锅的老油不等于回收油、口水油、地沟油,这里的老油指的是一种用油脂熬煮各种香料、带有呈香味物质的蔬菜等食材熬制而成的料油。熬制好的老油带着油脂的香气、花椒的麻感、辣椒的味道和各种调味的鲜。吃重庆老油火锅不能离开九格,九格是重庆火锅的灵性。炉子在桌子的下面,桌上有一个大洞,大洞山放一个九个格子的大铜锅,一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在一起吃。现在重庆老油火锅餐厅的九格比以前讲究了很多,不同的食材,不同的成熟时间,可以分开涮煮,让每种食材都有更好的味道和口感。

起初的老油火锅蘸料很简单,只有芝麻油、盐和味精,一是为了再次调味,二是为了减轻麻辣的味道,减少辣对肠胃的冲击,同时也起到了润肠的作用。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饮食习惯的融合,小料的搭配也逐渐丰富起来。香葱、蒜泥、蚝油、醋、榨菜末等等也成为餐厅的必备。

老油火锅的涮品不像北京涮肉,北京涮肉各种肉是主角,而重庆火锅肉是配角,各种杂七杂八的动物内脏是主角。如畜类食材:牛肝、牛肚、百叶、牛心、牛黄喉、牛脊髓、羊肝、猪脑、猪天梯等等;禽类食材:鸭肠、鸭血、鹅肠、鸡爪、鸭掌、鸡肾、鸡肝等等;江河鲜食材:耗儿鱼、泥鳅等等。

毛肚和百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重庆老油火锅的起源就是毛肚火锅,所以上来就先涮毛肚,这也遵循了先荤后素的经验之谈,烫食时汤汁一定要滚开,要全部浸入汤汁中烫食;毛肚下入汤中大约15秒的时间,捞上来放在蘸料里面滚一下,就可以吃了。毛肚脆嫩,表面有香油的麻香和蒜泥的微辣,嚼再在嘴里,很快你就会体会到,被汤卤汁保存的牛肚的鲜,汤卤的油香。

鹅肠和鸭肠:鹅肠和鸭肠的区别并不大,食材足够新鲜,鹅肠略粗,肠壁略厚一些就此而已。吃这个主要功夫在涮上,大家都知道14秒的时间吧,其实手法很重要,把肠放到锅里面要不停的让食材在汤里面滚动,不论是七上八下,还是左右来回的晃动,总是就是要让食材在汤中动起来,这样受热均匀,食材略微卷起就可以了。时间不能长,时间长了就会咬不动了。

牛心片和牛肝:吃这个必须的干料味碟,干料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辣。将牛心片和牛肝方的锅中,要是不是的搅动一下,让锅里的温度均匀才好,等到原料僵直,颜色变的没有那么鲜艳了有点土灰色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占下先占香油味碟或原汤味碟,再蘸干料碟。





肥肠和午餐肉:都是需要长时间煮的食材,煮的时间越久味道越足,喜欢有嚼劲的亲可以放到锅里面煮到软化了就可以吃,因为这两种食材都是成熟的。


手切羊肉和麻辣牛肉:“嫩”就是这两种食材的共同特点,选料非常的精准,牛羊里脊最嫩的部分,最好不要冻,羊切成三棱的滚到条,牛切成0.5左右的大片。放到锅里面一定要然他们动起来,这样受热均匀你,锅底的汤与食材的每个部分均匀的接触,更加好成熟。


吃重庆火锅讲究的就是老油和涮的时间,要控制火候,火候过头,食物则变老,火候不到,则是生的;烫时必须夹稳食物,否则掉入锅中,则易煮老、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