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广场里人气颇旺的一家店
店铺干净整洁 主打“徽菜”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
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
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
而爆炒的菜较少
重油、重色、重火工
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
"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百种
对于徽菜了解不深
上海专营徽菜的店似乎也不火
曾经在安徽宏村小住过一周
参观 画画 闲逛 拍照 好不惬意
吃的倒只是些家常的大锅饭
或者是一些当地特色的小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也逐渐的模糊了起来
徽菜到底是什么味道?
我是使劲想,也想不起来
南京西路的818广场人气始终不旺
不过这家“佰家仟味”始终人满为患
选了靠窗的沙发坐 视野很好
只是空调略显不足 微热~
服务生笑脸相迎 服务热情到位
当日菜色:
【仟味捞虾】
上桌 我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水煮虾”
做法上虽不如水煮鱼般浓墨重彩
不过在摆盘上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晶莹剔透的虾仁配上抢眼的红辣椒
搭上一些绿色的香菜叶作为点缀
虾肉选用整只的大基围虾
去壳去肠 处理的十分干净
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只放入口中
虾肉香浓入味~弹性十足
充分的吸收了汤底的鲜香口感
口感微辣,但是在普通人能接受的范围内
垫底的豆芽配上酸酸辣辣的酱汁
让我忍不住又多吃了几口
【米汤西兰花】
一直不知西兰花其实就是花椰菜的变种
当有朋友跟我提起花椰菜的时候
我还惊讶于这是何种神奇的蔬菜
上汤西兰花不稀奇
清炒 蒜蓉 西兰花也很是新松平常
用米汤来烹制西兰花还是第一次见
虽说口感没有太大的惊艳
不过凭着对米汤的钟爱
我还是要给这道菜加分
西兰花本身没有什么重味
米汤又是清淡系
作为重口味菜系的点缀
这道菜一上桌,似乎如沐春风
连肉食动物们都忍不住想要吃上一口
【佰家如意鸡】
作为招牌菜 上桌率很高
整只黄灿灿的鸡 配上汤底上桌
香气四溢 作为一个爱鸡之人
实在是无法淡定
选了一块鸡腿肉放入口中
酥嫩无比 入口即化
鲜嫩的鸡肉配上鲜美的汤底
简直是爱鸡之人的福音
配料的笋又嫩又鲜
不知是否来自安徽本土
记得在安徽的时候吃的最多的也是笋了
还带上大包小包的回家给爸妈做菜煲汤
笋作为一种山珍 与徽菜菜系的主题相辅相成
主打是鸡 配料的笋更是大大的亮点
怎能不食指大动?
【小黄牛汤】
小黄牛炖萝卜
口感很清爽的一道汤
汤底融合了牛肉的鲜美
搭配上口感酥嫩的萝卜
看似做法家常 倒也是有不俗的美味
【回锅藕片】
回锅肉是最常见的家常菜之一
回锅藕倒是很少见
两者做法上类似 口味也没有很大的差别
藕片爆炒后很入味!口感微辣~
对于不嗜肉的人来说
用藕片代替了五花肉作为食材
既健康又满足了味蕾上的需求
岂不是一举两得 美事一桩么?
【南瓜饼】
一直赞叹南瓜是种神奇的食材
做成甜品香甜可口 做成咸味的菜又鲜香味美
这样一种可塑性强的食材叫人怎能不爱
这道南瓜饼不同于传统甜品中的那一道
咸味的做法 搬入葱等香料
过油炸制而成 喷香的程度可想而知
乘刚上桌的那一会 夹起一块 咬伤一口
略微酌口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虽然油炸食品一直是健康的杀手
可是重油之下,必生美味
香脆的表皮包裹着粉粉糯糯得南瓜
即使是不健康的那又如何?
【佰家生煎包】
听闻以前的生煎包都是厚皮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做成薄薄的皮了
身边的年轻人对于生煎的印象都定格在了小杨生煎
认为那才是正宗的生煎包
跟一些长辈吃饭 在闲聊中才发现
原来以前的生煎包都是厚皮的
形似于一个个煎过的小馒头
个个形状丰满 色泽诱人
薄皮的生煎在外形上必定会有所欠缺
一般上桌的时候已经惨不忍睹了
其实皮是厚是薄不是关键
关键是料鲜味美
【椰香绿茶糕】
口感类似果冻 茶味香浓 椰味飘香
滑滑嫩嫩~口感微甜
很适合怕甜怕腻的人
口感清爽 适合夏天的一款甜品
【雪耳莲子羹】
当日活动赠送了一份作为甜品
虽然虽然漂浮几朵银耳
不过丝毫不减莲子的踪迹
甜度适中 口感略冰 吃起来很爽口
【家味小米糕】
每次都会必点这道点心
黄灿灿的颜色很是赏心悦目
一直视之为最经典的一道点心
说不出有多精致 也说不上有多美味
它就是这样平凡 就是这样吸引人
最质朴的食物 却拥有最大的魅力
也许这是任何一种山珍海鲜都做不到的平凡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