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内也是中式的风格,进门对面是收银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厅是就餐区,木桌上镶着石头面板,木制座椅也颇有古风,右侧大厅里还有一棵大树,虽然是假树,却给屋内增加了一些生机。服务员的穿着也是中式风格,朋友去卫生间时无意中看到了他家的着装规范,其中要求得非常细致,而且不同岗位的着装甚至发型都有很详细的规范,可见管理还是比较正规的。

他家以京菜为主,也兼有其他风味的家常菜,价位不高,特别是跟这家店的装修档次风格比起来。因此这里既适合商务宴请,也非常适合家人朋友小聚,即使一个人来吃顿简餐,也是没问题的。

我和朋友不止一次来他家就餐,曾经点过芥末墩,一盘子里三小段研制过的白菜,上面淋上芥末酱,我不太能吃芥末,尝了一口,不是很呛,因为叶子部分较多,水分还挺大,吃起来比较清脆爽口。

酸汤肥牛,想吃这个菜很久了,不过他家的做法和我之前吃的不一样。汤色偏红,下面垫底的菜是笋丝,嫩度一般,不过不难嚼;顶上有一些红色绿色鲜切椒;牛肉的还挺嫩的,味道不错,只是酸归酸,却少了些泡椒的味道。

荷塘小炒,是用白瓷平方盘盛盘的,里面有木耳荷兰豆西兰花红椒和核桃仁,绿黑红白的颜色搭配得非常美,菜品味道清淡却不显平淡。

竹荪烩丝瓜,一道清淡却入味的偏汤菜,竹荪多见于南方的菜式中,口感非常滑润,吃在嘴里很软,但却不粘;丝瓜也很软很顺,除了一股清香和微微的甘甜外,没有其他怪味,所以很容易吸收汤汁的味道,咸鲜适度。

鲜虾一品豆腐。这道菜刚端上桌来,我一度脑子短路地以为我们点的是虾仁蛋羹。虾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虾肉新鲜度和Q弹感还是很不错的;豆腐可能是在盛盘内直接成型的,因为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这也是我会误认为蛋羹的原因,豆腐的颜色并不是常见的灰白色或白色,而是偏黄一些,而且质地也很细腻,但又不像日本豆腐那样表面光滑无隙;表层的芡汁味道很浓很鲜美;里面的青豆很好地增加了口感和口味。整道菜的颜色营养和味道搭配都不错。

朋友看到他家的豆汁,义无反顾地点了一份。他家的豆汁比较地道,灰绿色的豆汁很浓稠,喝起来并不真的像喝水,更像是喝沏得偏薄的糊糊的感觉,酸味较重,但不臭,搭配一小碟咸菜,挺是那么个意思的。

另外还点了一碗他家招牌的炸酱面,一个大白瓷碗里装着半碗手擀面,看着不多,吃着可真不少,而且很是筋道弹牙。

他家的卤子非常有特色,是自助式的,在大门进门左手边的一个餐台上,共有四种卤汁(炸酱、西红柿鸡蛋、茄丁和老北京家常卤)、五种菜码(芹菜丁、黄瓜丝、黄豆、心里美萝卜丝、绿豆芽和)和两种配料(辣椒油和蒜瓣),只要你点了面,只要你吃得掉,卤子随便盛。每次我们都会尝试至少两种卤,我比较喜欢炸酱的和西红柿鸡蛋,朋友最爱西红柿鸡蛋。

一到正餐时间,他家的上座率和翻台率都比较高,服务员全部忙忙碌碌的,不过服务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