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的位置不是特别好,虽然也是在临街的马路上,可是有天桥在挡着,不是很容易看到。

店铺的面积不大,从外面招牌看跟普通的桂林米粉有点儿类似,不过门口的小黑板上活泼的图和文字却显出了几分活泼和生动。

店里的装修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不想普通桂林米粉那种简陋的桌椅,倒像是一些小餐厅的深色木制桌椅,大概有七八张桌子,摆放得并不拥挤。墙面也是精心布置过的,进门左侧是螺狮粉来历的介绍,同门一侧的墙上有一快大白板,可供用餐的人贴便签留言,另外,商家还放置了一个小本子当作意见簿,右侧是一面老板的照片墙。老板是个小伙子,好像去很多地方旅行过,墙上的照片都是他旅行的轨迹。

进门斜对面是点餐台和操作间,点菜的阿姨很和善,笑呵呵地,会耐心地回答顾客的提问,不拘点多少餐,都不会跟脸色看。

其实他家可选的食物种类不是很多,不过算是挺全的。饭、面、粉各有六七种选择,还有小菜、晕菜和甜品。

本想点套餐,可是套餐只是周一到周五下午提供。和朋友点了两份小碗的卤蛋螺狮粉、小菜和甜品,顺便问了一下点菜阿姨,说原味螺狮粉和卤蛋螺狮粉的区别只是一个卤蛋。
朋友要的不辣的,我要的中辣,点餐时老板就反复询问我是否能吃辣。果然我的上来就是一大碗红汤,里面有米粉、酸笋、柳州腐竹、花生米、酸豆角和青菜,之前看到有的顾客照片里还有木耳,我的没见到。而不辣的那碗里面的汤比较鲜,有点儿螺狮微微的腥味,挺好喝的。
这里的米粉比起普通的桂林米粉更细更韧,即使在汤里跑得很久也不会很软很烂;酸笋跟之前吃过桂林米粉的酸笋味道不同,酸味更重;汤里的腐竹是过了油的,很脆,不过泡在汤里一会儿后就软了;花生米是脆的,吃起来很香;酸豆角不多,酸爽可口;卤蛋不进味,只有蛋清层有点儿咸味。中辣的放了不少辣椒油,辣椒并不辣舌头,而是那种辣嗓子和嘴唇的辣。
他家的餐具也挺让我意外的,居然像是日式拉面馆的餐具,一个黑色的大勺和一双筷子,讲究。


他家桌上摆的不是传统的辣椒油,而是一种特别的泡椒,泡椒由蒜和野山椒腌制而成,味道很酸。

小菜大都是4元左右一份,我们点了3种。酸笋,他家的酸笋比较软,没有嚼劲儿,酸味重,没有多少辣味;海带丝都是切成小段的,他家海带丝酸味不重,但有小葱,偏酸甜口;拌黄瓜条,居然是热的,咸味,微微有点辣。



甜品点了龟苓膏,龟苓膏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像豆腐脑一样的小块放在一个玻璃碗里。在我们的要求下,蜂蜜是分着给的,没少给。龟苓膏并不是太苦,淋上少许蜂蜜后有清甜的味道。

同类的店里,这家肯定是出挑的,主要是因为商家在环境的布置和一些小细节上很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