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师兄就用兰州话和店主打招呼,叫上碗牛肉拉面,面要“毛细”的(细如发丝),拉面的制作有着很强的观赏性。师傅手脚麻利,揪下一坨溜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手握面团两端,两臂用力加速抻拉,然后两头对折,再继续往两边抻拉。如此反复,拉到最后,双手还上下抖动几次,面条细如丝,粗细均匀,柔韧绵长,光滑筋道不断裂,在锅里稍煮一下即捞出,柔韧不粘。西北有句顺口留形容这一情景“拉面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碗里菊花瓣”。别看很细,在汤里泡着可是不会乱汤的,吃到最后面条还是根根清晰。
以往见到好的牛肉汤大都是熬煮许久浓稠的老汤,而牛肉拉面的汤头要清,一锅香味浓郁但色清如水的汤,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汤放久了会的混浊、口味也会变化,所以吃面最好的时间是一大早7点来钟,那时去正好赶上汤熬好,肉煮熟,面和好的“头水面”。

吃面也有诀窍,千万别放醋,杀鲜味,掩盖了食物本体独特风味。先喝汤,喝完后再加一碗汤,一口面,一口汤,方为上策。吃拉面不要考虑斯文问题,要吃得爽,就要吃出响声,大口吃面,大口喝汤,吃的满头大汗,眼泪鼻涕一齐流才是过瘾。
离开学校后许久没去了,前一段路过周边都在拆迁,不知道这家店是否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