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六只的松茸鲜蛋挞超mini。蛋挞36元,大家都不太相信这价位能吃到松茸,咔嚓咔嚓拍完可以吃的时候蛋皮微凉已经不酥了,脆还是有的。



爽口黄鸡我的理解就是三黄鸡,不知道解释的对不对。上桌前这只鸡冰镇过,咬一口凉的冻牙,好在鸡肉紧实,鸡皮金黄,吃得原汁原味,如果有湿料蘸着更有味道。


凑单的蛋黄酱时蔬沙拉意外获得好评,可能是接下来吃得肉肉太多腻着了,呃~(打嗝状)

蛋丝拉皮,比东北大拉皮秀气不少,多了明快的鸡蛋饼丝,红黄绿三色相互映衬特提食欲,看这小丝切得,师傅刀工不错。

鸳鸯山药形容的是山药的浇汁,紫色的大家耳熟能详就不介绍了,红色的汁说法不一,有认为山楂酱、番茄酱、和草莓酱的,具体真相还要各位亲自去验证,我更偏向草莓酱的解释。



到同春园必点的一道名菜是水晶肴肉,肴肉之美近代文人以诗行赞誉: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江肉食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肴肉也叫水晶肴蹄,300多年前就在名肴之列。清《丹徒县志》:肴蹄色鲜艳透明故以水晶肴蹄而称之。有“肴肉不当菜,镇江一大怪”的说法。说镇江人清早上馆子,经常泡壶茶,再来碟姜丝和香醋,一盘肴肉代之以“早食”。同春园做肴肉已有70余年的历史。菜肴独到之处在于:集香、酥、鲜、嫩于一菜。入口精细香酥,食不塞牙,肥肉去脂之口感特点。可惜当餐的肴肉只配姜丝未配食醋,这。。这是熟么剧情?

老醋蛰头里的醋给的倒是很足,海蜇咯吱咯吱的很有嚼头。

老梅菜扣肉有老字这个前缀,菜肴期待度直线上升。扣肉肥美流油我的爱呀~



一品狮子头=红烧狮子头,纯肉的个个足实,咸淡适中。

宫保虾球值得特别推荐,用料是大虾而非虾仁,裹上厚厚的一层面糊炸到轮廓硬挺有型再浇汁勾芡,外硬内软的对比鲜明,和焦糖布丁在刹那间破皮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锡排骨用料块块是一字小排,甜味和软烂都有,与在无锡当地吃到的味道很像。


椒盐掌中宝用的鸡脆骨,每一块裹面炸酥,没看见椒盐,吃得到咸味,如果能依据个人口味附带料碟会更完美。


广味三杯鸡比个别主打台菜的餐厅味道还好。

上汤时蔬比较无爱,汤很鲜~

同春园烹鳝鱼早有口碑,所用鳝鱼非活不宰,非鲜不烹。选用鳝鱼的背部肉,用刀划成两寸长的段,辅以笋丝、胡椒一起炒,菜熟时装盘,用勺子在盘中间做一窝儿,里放蒜末,而后窝中浇热油。菜上桌,油“劈剥”作响,而香气满桌,故名响油鳝糊。如今,松鼠鱼和响油鳝糊已成为同春园的“镇店之菜”,考虑到不同客人的口味需求,香菜和姜丝已不入锅同炒,改放盘子两端,需要的话拌均即可。


小笼肉包上桌时大家起哄说会不会是从隔壁庆丰端过来的呀!猪肉大葱馅团成很大一颗肉丸,包子皮发的特别暄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