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巷这边有一家,叫徐嫂糊汤粉。户部巷起先是个武昌区下岗再就业工程,很多下岗的朋友在这块地方找到了新的岗位。当然现在搞什么旅游开发都是后来的事情。那个所谓的“徐嫂”也是再就业人员之一,她所主打的是糊汤粉,看事容易做事难,关于徐嫂糊汤粉,流传过一个版本,说是一开始徐嫂非常努力,一天到晚的研究糊汤粉怎么做,但无论怎么做,糊汤粉吃到嘴巴里都不是那回事。边上看的几个老婆婆是蛮有经验的,对糊汤粉做法有印象,于是就告诉她“姑娘,你不能那样搞,你要怎样怎样.....”,传授技艺。于是在徐嫂的不懈努力之下,找回了糊汤粉的味道。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徐嫂糊汤粉。
去户部巷吃过几回,最后一次吃是在国庆节。人在巷子里完全是靠挪动。糊汤粉是5元一碗,这年头基本上能涨的都涨起来了,油条是不健康食品,再说我听到的价格是个位数小数点后面还有数字,果断换成其他的油炸食品。
糊米粉关键在于糊糊里面的文章,一般按规矩应该是用小鱼煮成糊糊,现在呢,很多摊贩喜欢往里加米粉。我曾经吃到过某一家的糊汤粉,那糊糊完全是米粉冲出来的,一坨坨,害的粉丝都恨不得打了结。作弊也太明显了。
徐嫂糊汤粉呢,不敢说它有多好。口感还过得去,分量少了点。在整个武汉来看的话,中等偏上吧,只能这样讲了。下面是我到手的一碗粉,越吃到后来,糊糊的流动性越大,最后变为汤的感觉,那么这是糊汤粉的特性之一。夏天吃了出一身畅快的汗,如果冷天吃了正好暖和暖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