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ely
秋意浓里寻湘菜——润湘之食记
marvely
等級4
2013-12-23
19 views
Follow
十月里,秋意渐浓,于是吃辣,自然被抬上了议程,于是这家主打主席的灶膛,嫡系的湖南料理的润湘之,先入了我的眼,而店名是在“润之”里加了一个湘字,让我不禁更加想通过菜的味道,了解一下这家湘菜馆是否正宗。
润湘之在上海有三家分店,我去的是位于延安西路上的大众金融大厦里的这家,店址比较靠近江苏路,很好找。刚走到金融大厦,就看到门口树着块很大的牌子,指示着店铺的位置。
店在大厦的左侧,有两层楼,一层是前台和大厅,就餐在二楼。
二楼的餐厅,在布置上稍稍显得有些不协调,餐厅的前半部分,木制的桌椅和走古色风的装修,展现的是古朴的气质,不过到了餐厅的后半部分,圆形的大桌和靠窗的沙发卡座,则普通的没有什么特点了。
我们选择做在了靠窗的沙发卡座,因为是第一次到这家店吃饭,所以这次点菜一点也不是问题,因为我对于第一次吃的店,从来都是从菜单上的主厨推荐开始的。润湘之的菜单上,给每一道菜都配了图片,其中有一个主题是十大招牌菜,于是我在这十大里,挑选了砂锅娃娃菜、湘味扣肉和双色鱼头这三道菜,点娃娃菜我没有任何犹疑,而另外两道菜则稍微衡量了一下。湘味扣肉我拿来和主席红烧肉比较了一下,但是店员说,毛主席红烧肉不辣,偏甜的,于是我觉得还是扣肉了,毕竟家常菜里,红烧肉吃的要比扣肉多。最初鱼类的菜,我想点的是开屏鮰鱼,不过店员说,他家还是双色鱼头的点击率比较高,想想看,反正这家店以前没吃过,鱼头就鱼头了。另外点了铁板手撕蒜苔和石桥豆腐。点菜的时候,问了很多店员关于菜式的口味的问题,这里的店员很不错,对每道菜都很了解,而且在我们吃的同时,同桌的人无意间问到某道菜是什么,在附近的店员就上来解释了一番,虽然这家润湘之的店员,在相貌上不算美丽或帅气,但是在对待客人的服务态度上,绝对用心。
第一道上桌的是砂锅娃娃菜。大块的干辣椒撒在嫩白的娃娃菜上,颜色很好看。娃娃菜出乎我的意料,非常的脆嫩爽口,娃娃菜自身的清甜味道,混着着腊肉的肉香,因为干辣椒并没有别切的很碎,所以辣味其实不是很强烈。
第二道菜是铁板手撕蒜苔。手撕包菜吃过很多,手撕蒜苔还是第一次看到。蒜苔被撕成长条,完全没有了蒜苔的外形,吃起来同样走的是脆嫩的线路,也完全跑起来蒜苔原本略带辛辣的口感。加上湖南的腊肉,毫不吝啬的把自身的香甜都贡献给了蒜苔,这道菜吃起同样是甜香爽口的,加上一点点的辣度,让它很入味。
石桥豆腐,是一道比较清淡的菜式,我是考虑到大部分菜都是辣的,点这道菜可以解解辣。盘子里用肉末勾勒出了四个扇面,中间用蛋白铺垫,其中一面里,铺着一个蛋黄,而豆腐切成薄片,叠加着铺成了一座石桥的样子,从构图上看,很像是一副石桥下的荷塘月色。有了肉末,原本无味的蛋白变得咸香看,而豆腐虽然演绎的是坚固的石桥,其实它们一入口,就在舌齿间柔嫩的的融化掉了。
湘味扣肉里的扣肉,看起来好像挺肥腻的,但拣起来一看,扣肉的颜色已经有些透明,吃在嘴里的感觉,一点也不油腻。肉下铺垫着厚厚的一层乌黑油亮的梅干菜,蒸的烹饪方式,让这两者互相吸收了彼此的精华,梅干菜有了肉香,扣肉有了鲜咸香。
最后一道双色鱼头,双色是剁椒和辣椒,店家选用的花鲢鱼头,个头很大,鱼肉细嫩是必须的,鱼头里的汤汁,很是鲜美,而店家并没有给这个鱼头配面条,而是在鱼头下,铺了一层粉丝。这道菜的口味介绍上说是香辣鲜,香和鲜我是同意的,但是辣,真的不觉得。标记中,这道菜应该是中辣,但是我们吃完了半个鱼头,我都没觉得很辣,而要知道我在其他湘菜店里吃到的鱼头,很多是当我吃了第一口,就会被辣的出汗了。而且不光是这道鱼头,我觉得今天吃的几道菜,除了原本就不辣的石桥豆腐,其他几道菜都不算辣,不知道是不是店家为了配合本地人的口味,特意的降低了辣椒的辣度呢。个人觉得,湘菜还是辣些的好。
结账的时候,我们点了5个菜,没点酒水,不算米饭的话,正好是200元,价格还算是实惠吧。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Like
Share
Report
那个扣肉有点像走有肉
2013-12-24
Reply
Ratings
4
Taste
3
Decor
4
Service
3
Hygiene
4
Value